您好,歡迎來到58網站目錄!
當前位置:58網站目錄 » 站長資訊 » 互聯網 » 互聯網新聞 » 文章詳細

阿里3萬億,巴倫周刊質疑錯了嗎?

站長「蝙蝠俠」:QQ1251270088  瀏覽:1581次 時間:2016-03-22

阿里巴巴被全球知名專業(yè)財經雜志《巴倫周刊》質疑半年后發(fā)布了2015財年數據,在8000位全職工作人員的辛勤努力下,創(chuàng)造了3萬億的在線零售奇跡。如果算算人均產出快4億了!如果《巴倫周刊》有什么能發(fā)難的話,肯定是“真實交易有多少呢?”



《巴倫周刊》質疑阿里數據的真實性


2015年9月阿里巴巴業(yè)務數據遭到巴倫周刊的質疑,懷疑阿里用戶人均消費數據并不真實?!跋M者每年在阿里網站上的平均支出要比美國在線購物者在所有網站上的總支出高26%。按中國線上和線下每年人均支出2260美元來看,在阿里巴巴網站上每年人均1215美元的支出顯得過高。這意味著,阿里巴巴用戶平均每年有一半的消費是在淘寶和天貓上完成的?!?


此后阿里就質疑做出回應:“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的數據和Forrester Research估計,2014年美國人均網購約為1665美元。另外,作者對阿里用戶年平均消費額1215美元還計算錯了,實際上這個數字是1056美元。


淘寶用戶比Amazon和京東用戶更有錢嗎?


阿里在2015年零售GMV為2.95萬億,活躍用戶(有一次購買行為的)數4.07億,人均GMV為7248元(1117.9美元)。如果按照2015財年3萬億算,人均差不多1135美元。最大競爭對手京東在2015年的GMV為4627億,活躍用戶數1.55億,人均GMV為2985元(460.6美元)。


東哥同時查閱了美國商務部網站數據,2015年全美在線零售規(guī)模為3417億美元(22142億人民幣),較2014年同比增長14.6%,占社會零售總額7.3%。網購用戶2億多,人均在線消費1708.5美元。



根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Consumer Intelligence Research Partners(CIRP)的報告數據,交了99美元,也就是差不多650元年費的4000多萬Amazon Prime核心會員,平均每年在亞馬遜網站上消費是1500美元,而非會員平均年消費則僅有625美元。


阿里平臺在線零售一年成交3萬億,而全美在線零售規(guī)模不過2.2萬億,阿里一家的交易額比全美在線零售規(guī)??偭慷喑?5.4%。雖然巴倫周刊的數據有出入,結合Amazon普通用戶消費625美元,以及京東人均用戶消費460.6美元的數據看,淘寶用戶的人均消費1117美元的確超出一般的常識判斷?;蛟S淘寶用戶真的比大部分感覺得要有錢的多?


真富有還是真屌絲?


感謝淘寶這次開放數據,讓我們一瞥淘寶買家的真實消費能力。昨天東哥看朋友圈朋友秀的淘寶真實消費數據,還是很讓人驚訝的。7年消費4.2萬就打敗了94%的用戶,年均消費6000多。8年消費13200打敗了83%的用戶,年均消費1515元。5年消費7179元打敗了74.44%的用戶,年均消費1435元。東哥在想83%的用戶年人均消費都不超過1520元,94%的用戶年均消費不超過6000元,即便考慮到增長曲線分布情況,全平臺人均是如何超過7248元的?


阿里巴巴在回應《巴倫周刊》質疑中指出,“阿里平臺上消費的買家,多數是新科技使用者,屬于相對富裕的城市居民。把他們的消費水平和整個中國平均消費水平比較,顯然沒有意義?!睆纳厦嬉唤M數據來看,似乎并沒有看出來淘寶大部分用戶是很富裕的。


刷單太多,GMV喪失了意義


2015年天貓雙十一當天成交額創(chuàng)出了新高912億元,遠超投資人預期,股價卻不漲反跌了。因為刷單等原因,實際上大部分投資人對GMV質量是持懷疑態(tài)度的。華為和小米互掐彼此刷單,微博上有大量曝光刷單后臺和聊天記錄的截屏。比如下面一張,讓人大跌眼鏡。



關于GMV,和圈內的朋友也聊過,沒有平臺是不刷單的,這是迎合搜索規(guī)則排序和用戶下單習慣導致的結果。京東發(fā)布2015年財報超出投資人預期,說的也還是收入大幅超出預期,虧損低于預期,GMV超預期也只是參考值并不作為重點。東哥這幾天也認真咨詢了十幾位二級市場對沖基金朋友,怎么看京東,以及如何估值的?雖然也有用EV/GMV,但主要還是通過 EV/Revenue,EV/EBITA(企業(yè)價值倍數)算,或者假設幾年后京東會盈利,然后再用PE(市盈率)估算。


京東是一個零售商,GMV沒有實質意義,同行和某些媒體沒有必要在618、雙十一的時候挖苦京東為什么不披露GMV數據。投資人會關注京東POP平臺的GMV情況,重點還是要看其它收入增長情況,GMV增長最后是否產生了更多的實質收益利潤。最后也建議京東學習一下Amazon的做法,以后在財報里也不必披露GMV的數據了。


一個賣流量的,一個是做零售的


周一阿里開發(fā)布會,2015財年突破3萬億,而2016年有望超越沃爾瑪成為全球最大的零售平臺,有投行朋友評價,“不同的商業(yè)模式。如果阿里要和沃爾瑪比,上海交易所肯定比沃爾瑪和阿里大多了, 全球的外匯市場交易額更大。”


阿里巴巴關注GMV,更要關注take rate變化 ,而京東更多關注收入、毛利潤率和成本效率指標。本質上一個是賣廣告流量的,追求流量變現的最大化,一個是做零售搬貨的,追求成本效率的最大化,模式不同就應該用不同的指標去評估。如果真的想通過比GMV比出誰牛逼,阿里應該選上交所會做對手會比較合適!


最后東哥想補刀一句,就如阿里上市讓賣家快遞員去敲鐘一樣。阿里的3萬億,不是阿里8000員工努力的結果,最主要依靠的是1000萬商家,300多萬快遞等第三方服務商辛勤勞動的結果。新的零售商業(yè)模式是否更好更先進,最核心考量的就是成本效率。如果算人效,其實阿里生態(tài)整體成本效率還是很低的,這并不值得阿里驕傲!


李成東,電商天使投資人,前騰訊、京東電商戰(zhàn)略分析師。微信公眾號平臺“東哥解讀電商”(dgjdds),做專業(yè)犀利的電商行業(yè)解讀。



本文地址:http://quema.com.cn/artinfo/2577.html

最新收錄 最新審核通過的網站

?